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九游会电竞

2022年01月05日
九游会电竞-j9九游会登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时间:2020-10-28 字体:[ ]
  

    卢爱红: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张立新司长出席,我先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

  就业方面。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1-9月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4%,低于预期控制目标。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9%。一是稳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范围扩展至平台从业人员。印发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细化支持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1-9月,共向564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50亿元,惠及职工1.45亿人。二是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出台加强就业见习、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措施,上线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求职登记小程序,向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面向湖北省实施多个援助行动和一揽子扶持政策。建立长江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实名制动态帮扶信息系统,免费为退捕渔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转产就业。三是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强。实施“互联网 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加大培训补贴力度。大力开展以工代训。组织实施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工业通信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等专项培训。出台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四是就业服务持续优化。实施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等专项服务活动。开展双创示范基地校企行活动,组织“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加强失业登记服务管理。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

  社会保障方面。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87亿人、2.12亿人、2.63亿人,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1-9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57万亿元,总支出4.22万亿元,9月底累计结余6.28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截至9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25亿人,覆盖94.6%人口,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2.55亿张,27个省份的221个地区开通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应用。一是社保“免减缓”政策成效持续显现。各地认真落实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实施期限政策,截至9月,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减免社保费9107亿元,缓缴社保费616亿元。二是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全面推进,已有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工作,前三季度资金已缴拨到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截至三季度末,已有24个省份启动基金委托投资,合同金额1.1万亿元,到账9757亿元,其中21个省份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三是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全面完成,惠及超过1.2亿退休人员。失业保险简化申领手续,上线失业保险待遇网上申领全国统一入口,加快推进落实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失业农民工临时生活补助政策。四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全面推行“不见面”服务,推动网上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优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截至9月底,已开通社保查询、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养老金测算、资格认证等全国性、跨地区的9类27项社保公共服务,总访问人次近6亿。

  人才人事方面。一是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实施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推进各系列职称制度改革,累计出台17个系列改革意见。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政策措施。明确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分批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及后续有关工作。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全面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和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职业标准体系,累计发布三批共38个新职业信息。今年以来共颁布25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二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筹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统筹开展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公布106种国家级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目录,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增补了31个专业,同时部署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三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遴选406名2020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开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审核。开展博士后科研项目、交流培养等资助计划。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新建20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同时,落实关心关爱抗疫一线人员保障政策措施,开展表彰奖励,优先为防控一线人员晋升职称和岗位等级。

  劳动关系方面。一是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指导企业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积极推进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二是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扎实开展。制定法律政策适用指南,指导各地依法加快处理涉疫情争议案件。发布第一批15个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统一裁审法律适用。继续推广使用“互联网 调解”服务平台。三是根治欠薪工作积极推进。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车辆登记、银行账户、不动产登记查询规定,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配套措施。依托“根治欠薪进行时”平台,加强举报投诉线索转办督办。强化违法行为惩戒,前三季度,全国人社部门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违法行为1167件,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587条。同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1.9万人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2.2万户次。

  人社扶贫方面。一是全力做好就业扶贫。紧盯“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的目标,强化就业服务和政策落实,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积极推进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扶贫车间等带贫主体开工复工,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以工代赈,临时增设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截至9月底,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力2934.4万人,是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07.5%,其中52个挂牌督战县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95.7万人,是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16.2%;东部9省市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793.5万人,是去年吸纳人数的96.9%。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494.9万贫困人口,3.2万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3.1万人。二是加大技能扶贫力度。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将“三区三州”和52个挂牌督战县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免费期限延长至8月底。举办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34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帮扶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南疆四地州技工院校、西藏技师学院建设。扩大技校招收贫困家庭学生规模。三是持续推进社保扶贫。按照新增一人纳入一人、到龄一人发放一人的要求,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动态清零。截至9月底,共有594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9.99%,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四是加强人才人事扶贫。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52个挂牌督战县全面开展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各地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实施专项奖励。遴选脱贫攻坚示范性服务团103个。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8家。

  行风建设方面。一是广泛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各省份均已出台实施方案。确定的162个部联系点中,151个联系点实现至少1个“一件事”打包办,101个联系点实现10个以上高频服务事项提速办。二是有序组织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在线练兵,各省份开展省内比武,培树人社“知识通”和业务能手。三是全面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建立自下而上评价数据归集分析机制,加强服务评价监督与整改。依托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已开通40项全国性“一网通办”服务。四是全面推动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这项工作,推出社保扶贫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网上申领、毕业生转档等40期政策解读。

  近期,我们组织了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收集汇总了今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有关招聘、求职需求职业的岗位信息,形成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在这100个职业中,生产、制造及相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共有38个职业,专业技术人员有18个(职业),与上季度相比,本期的排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环比“双下降”,求职人数下降更明显,缺口人数扩大,供求关系仍然偏紧。100个职业的招聘需求人数,从二季度的148.9万人下降到131.6万人,下降11.6%。求职人数从二季度的74.3万人下降到49.2万人,下降33.8%。缺口数从二季度的74.6万人上升到82.4万人,上升10.5%。总体求人倍率(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的比值)从二季度的2.01上升到2.67,上升32.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二季度复工复产带来的反弹需求出现回落,市场整体供求恢复常态,但“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供求关系仍然比较紧张。二是制造业需求复苏明显。新进排行的28个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工等19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是67.9%,短缺程度加大的15个职业当中,装配钳工等5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是30%。同时,随着中小学开学季的到来,中学教育教师、小学教育教师也首次进入了100个职业的排行榜。三是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职业短缺程度明显缓解。除缝纫工等仍保留在排行榜之内外(缝纫工从排行的第19位下降到第24位),其他相关的职业均退出了排行。此外,本期排行中家政服务员、客户服务管理员、房地产经纪人进入了前10个职业排行。相关情况和材料已经上传到人社部网站,大家可以进一步查询了解。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大家提问。

  工人日报记者:刚才发言人介绍了近期出台了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请问这项计划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出于什么考虑?谢谢。

  张立新:谢谢您的提问。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十分迫切,加之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二孩全面放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康养服务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所以,为了促进康养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者的就业创业,加强康养服务供给,近日我部会同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简称康养培训计划。下面我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正如你刚才所问的,康养培训计划是聚焦康养服务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坚持培训先行、人人持证,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康养服务技能人才。我们拟于2020年-2022年,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康养培训计划在健全康养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方面出台了一整套组合拳措施:一是建立以地方政府为工作主体,有关部门协调支持,院校、企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养老、儿童福利机构等为实施载体,适应康养服务市场需求和人员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二是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把心理学、营养学等实用内容贯穿培训全过程,加强城市失能失智人员、婴幼儿等特殊群体照护服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技能水平。三是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最新行业企业考核评价规范开发培训课程,构建多层次、模块化、高质量的技能课程体系。四是鼓励和支持有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康养相关专业,推动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康养类企业发展,大力培育康养产业。

  同时,为了增强康养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还提出了以下一些措施。一是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加强职业标准开发,做好评价工作,畅通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五级到一级、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通道,畅通人才的发展空间。二是加大激励保障。强化政府激励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从业人员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在开展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可适当向康养服务人员倾斜。鼓励市场主体建立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与职业技能等级和服务内容、时间、难易等挂钩的机制,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要加强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关心关爱,维护康养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广泛组织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和带动更多劳动者特别是贫困劳动力从事相关职业,对竞赛的优胜者,我们要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并晋升相应的技能等级。

  最后欢迎记者朋友对相关康养培训计划情况多给予关注和宣传,我们共同推动康养服务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人社部对“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这项具体任务提出了很多要求,请问这些具体要求对稳就业有哪些有利作用?谢谢。

  卢爱红:“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主要是三项任务,即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目的是使企业和群众到人社部门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材料越来越减,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

  在打包办的10个“一件事”中,就包括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涉及到报道、档案、求职、参保、补贴这5类10余个事项,以前毕业生可能需要一个一个事项去跑,现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这个“包”内勾选相应事项,就可以一次办理。例如,在广西南宁等很多地方,高校毕业生只需要持本人身份证,填写一张表格,就能在大厅窗口或者手机上面实现“一套”材料、“一站”受理、“一次”办结。相比以前,减少提交的申请表格7张,减免户口本、劳动合同等重复证明材料13份,减少重复填报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信息84项。

  为服务新增市场主体,我们推出了创业“一件事”打包办,内容是将创业开业指导、创业补贴申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等15个关联服务事项“打包办”。一些地方还在这15个事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事项范围,比如浙江杭州探索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联办,将大学生落户、公租房补贴申请、创业项目资助评审申报、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申请等8部门17项高频事项统一打包,提供“一站式”服务。填报表单由原来的12张压缩到1张,手续材料从125份消减到16份,跨部门事项办理时限由125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

  此外,还聚焦服务企业用工,推出了企业招用员工、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2个“一件事”打包办。其中企业招用员工“一件事”当中将涉及到的企业、职工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劳动用工备案、缴费人员增减、档案接收和转递、社保卡的申领等11项关联事项打包办,提高了企业招用员工的办事效率。还有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这一件事当中,我们提供了社保减员、社保欠费补缴申报、社保关系转出等6个服务事项的打包办。目前,在我部确定的162个“快办行动”联系点中,已经有151个联系点陆续推出了打包“一件事”,其中广西南宁、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安徽宣城、甘肃嘉峪关等13个联系点已经实现了10个“一件事”打包办,101个联系点已经实现了10个以上的高频服务事项的提速办。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取得实效,让企业、群众到人社部门办事享受到更多的便利。谢谢。

  新华社记者:今年疫情期间灵活就业成为了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想请问一下,今年人社部在支持灵活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接下来还会有哪些措施进一步出台?

  卢爱红:我国灵活就业的形式日趋多样,在解决劳动者生计的同时,也成为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吸纳就业的一个“蓄水池”。7月底,国务院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放开搞活和有序规范并举,提出了细化支持灵活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意见》印发以后,我们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第一,拓渠道。拓展灵活就业的渠道,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在个体经营方面,引导劳动者创办小规模经济实体,支持发展各种特色小店,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非全日制就业方面,推动相关劳动者较为集中行业提质扩容,增强社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在新就业形态方面,重点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第二,优环境。在审批管理、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四免”支持,一是免营业执照,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从事便民劳务活动,符合条件的,无需办理营业执照。二是免部分收费,对经批准占道经营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费。三是减免房产租金,落实阶段性减免国有房产租金政策,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四是免费提供经营场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改造免费经营场地,优先向重点群体提供。第三,强保障。从新职业开发、针对性培训、就业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加强保障扶持。包括动态发布新职业、创造更多直播销售、网约配送、社群健康等新就业形态,开展针对性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拓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灵活就业供求对接。同时,加强维护劳动保障权益,加大对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兜底帮扶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服务供给,创造更多的灵活就业机会。同时,推动各地、各部门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模式、提炼新经验,不断深化灵活就业工作,为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提供更加有利条件,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今年是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第二年,疫情、汛情给线下培训带来不利的影响,请问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怎么样?

  张立新:谢谢您的提问。为扎实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能扶贫等工作,我们今年提早安排,推动各地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全年的任务。面对突发的疫情和汛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快速跟进出台线上培训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 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集中组织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直达基层机制,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大力实施以工代训稳岗扩岗,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及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各类企业开展以工代训。三是组织实施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等专项培训计划,开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着力促进重点群体稳就业。同时,我们还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分三批发布38个新职业,颁布197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11个省(区、市)的38个地市,组织开展电子培训券试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攻坚行动,主要是突出“三个保证”。一是保证培训质量,采用“制度 科技”的手段,对培训机构、培训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监管,强化培训质量建设。加快职业标准和职业培训包开发,提高培训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提升培训补贴资金效能,加强培训工作指导督导,强化风险防控和培训资金监管。二是保证培训针对性。紧密围绕劳动者就业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引导培训资源向市场急需紧缺、企业生产需要、安全生产必需、新职业新业态领域职业培训集中。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培训,为企业在岗职工、困难企业转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未就业大学生和贫困劳动力等提供技能培训服务。三是保证培训效果。加强培训结业考核,严格证书管理,加强评价工作事中、事后监管,严把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环节,确保鉴定考核质量和培训效果扎实有效。谢谢。

  卢爱红: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网站地图